在中半山走過蘇豪、越過堅道後,右方有一條私家街太子臺。這小街氛圍特別,兩旁綠意盎然,在喧鬧中多一份恬淡。前天文台台長李本瀅與3位香港藝術學院畢業同學,最近在此小街盡頭,開了一爿畫廊Yrellag Gallery,在這裏可彈彈琴、聊藝術、談繪畫、開工作坊,各適其適。
Yrellag Gallery的前身是一間出版社,丟空已兩年。李本瀅與3位同學周鈞朗、藍曉恩及林嘉儀把它推倒重來,拆牆、髹油、裝上射燈,小巧方正的畫廊今年3月漸見雛型。
李本瀅說:「初時大家傾理念,好不好要賺錢呢?但其實賺錢機會不高,不如把空間開放,推廣本地藝術和社區文化活動,令新晉藝術家有更多發揮及與交流。」4人都無固定全職工作,輪流打理畫廊,每日開下午一點至八點,逢周二至日開放。
畫廊命名可有心思,Yrellag是Gallery的倒寫,靈感來自畫廊旁的列拿士地臺(Rednaxela Terrace) ,名字亦源於倒寫,幽默!
從畫廊來的鋼琴聲
短短開業一個月多,李本瀅指很多事情屬意料之外,如有志願機構與藍曉恩聯絡,在畫廊當眼處放一部鋼琴,路經也可彈奏一番。訪問期間,見小朋友、大朋友都愛玩上一會,傳來叮叮琴聲,與坊眾也拉近了距離,也為小街添了活力。
藍曉恩除投入畫廊事務,另一工作是在農場任職,她對植物特別敏銳,見太子臺到處綠油油已生好感,衍生她在此進行園藝綠化。她特意尋找各式花卉盆栽點綴畫廊,包括紅葉繼木、黃金葛,在店前的電燈柱旁放上一株銀葉合歡,配合周遭空間氛圍。
勇氣可加
林嘉儀說Yrellag Gallery不打算行商業路綫,旨在匯聚文化及藝術人士,舉辦不同活動,不著眼賺錢。要知道artist搞展覽,租場的開支以私人畫廊而言,動輒一日可上數萬元。便宜的選擇不多,很多artist根本不能負擔,也要排期待批核。
此畫廊其一目的,是幫助新晉藝術家,增加作品曝光機會。她笑著說:「其實都幾有勇氣,幾個畢業生自己的art career都未搞掂,沒啥經驗下,膽粗粗在疫情下去搞個畫廊出來, 橫看豎看都在冒險。」青澀就是大無畏。
周鈞朗指4人各有職責和分工,他主要落手落腳裝錶畫作、帳目、連前期裝修也參與其中,訪問當日見他非常認真仔細的度平水,力求把畫掛到最完美。「我以前做過一年建築平水,做下去不知有何意義,毅然去讀藝術。」藝術由小到大他也鍾愛,畫畫尋回及重新檢視他內心的情緒及抑壓,重拾畫筆時,投入到十分著迷。
新晉畫家作品陸續登場
作為財政大臣的他,指建立新畫廊也遇上預算問題,如何裝修、整假牆、裝燈等,預算有限,甚麼也計到好盡。「這裏有很大發展空間,也是大家的新嘗試。」
李本瀅表示,Yrellag Gallery將朝着非牟利機構方向發展,希望可申請資助,日後聘任全職藝術家駐場。
在此預告,Yrellag Gallery5月會有荷蘭新晉畫家作品登場,並有其繪本出售。另外,亦有香港藝術學院畢業生展出陶瓷,敬請期待。
Yrellag Gallery
中環太子臺13A地下
記者:周美好
全文轉載自 TOPick 【創業追夢】前天文台台長李本瀅開畫廊 明知無錢賺為一個目的疫下冒險創業
Comments